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。佛,意思是“觉者”。佛又称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世尊。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。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,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,最终超越生死和苦、断尽一切烦恼,得到究竟解脱。
佛像,即佛之形像。广义含菩萨、罗汉、明王等像。其像虽有雕塑像、画像(绘像)二种,然仅雕塑像称佛像(本站包括佛像、菩萨像、护法神像、道家神像等类别,所以这里以下列举的佛像,仅限于“佛”而不涵盖菩萨、罗汉等内容)。我们在佛寺里,都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造像,心里总不免发生疑问:这些造像是甚么时候始创的呢?是雕塑家对着佛、菩萨塑造的吗?还是参照相片来铸造的呢?佛教最初的佛像,就是因为印度优填王(印度的一位国王)日夜思念著到天上为母亲说法的佛陀,而请工匠以栴檀木造了五尺高的佛陀圣像,以解相思之苦,此为佛像的起源。后人当然不可能对着佛陀本人或者他的照片来塑造,只有依据经典所记载的特征,再按照雕塑家自己的想象构思出来,所以佛像的形貌和特征,都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分别。不过,佛陀既然是由多生多世修行证果的,自然具有庄严妙相,据经典所记载,他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。
佛像的造型
佛像的样子
佛陀的样子跟一般人有什麽不一样呢?佛陀具有三十二种殊胜容貌和微妙相好,如肉髻相、白毫相等尊贵的相貌。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都是诸佛的共同特征,单从形貌,实在无法辨别。雕塑家只好根据经典,用不同的标志来塑造各种尊像。尤其是造像的手势,更有严格的规定,只需要察看双手的位置、手指的屈伸、所持的物件和穿戴的服饰,便可以辨识出这造像是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、药师佛还是地藏菩萨了。这种手和指现的手势,佛教称为“手印”,如果不懂这些形貌标志,便难以识别诸佛、菩萨造像的尊号了。
佛像的姿势
(一)行走像:佛陀行走时,两眼不东张西望,专心向前观看;当双脚向前移动时,脚步很轻盈,不会拖地,如同一股清风飘过一样。
(二)立像:佛陀站立时,头不歪斜,身体挺直,很安祥、端正的站立著。不会弯腰驼背,如同松柏一样的挺立。
(三)坐像:当佛陀坐下来时,身体总是放轻鬆,心念专注,不会乱动,就像大钟一样的稳重。坐姿如下:
- 双盘:(跏趺坐)将左右两足交叉,两脚背相互放于左右两腿上,两隻脚心朝上。又称“禅定坐”。
- 单盘:(半跏趺坐)将左脚放在右腿上,或是右脚放在左腿上。
- 倚像:指抬头挺胸,端身正坐在椅子上,双足自然垂下并置于地上。
(四)吉祥卧像:佛陀何时会卧著呢?当佛陀在休息和去世时,都会以右手的手臂当作枕头,左手平缓的放在腿上,以此安祥的姿态呈现。佛枕右胁而卧的姿势,象徵佛涅槃,又称为“涅槃像”。
- 上左起:立像、行走像、坐像 、涅槃像
- 中左起:行走像、像、坐像、吉祥卧像
- 下左起:坐像、吉祥卧像
佛像手印
手印,又称为“印契”,在于表示佛法的教义、福德、智慧与愿力,展现于外在的象徵,可不是随便比的喔!佛像透过手印(手指所结的各种手势)传达他的悲心和誓愿。
(一)降魔印:又称触地印,在佛陀修行成道时,魔王前来扰乱修行。于是,佛陀以右手覆于右膝,手指触地,象徵召告坚牢地神为证,降伏魔王。此印只有释迦牟尼佛才有哦!
(二)说法印:又称转法轮印,象徵佛陀说法。手势为拇指和食指相接,如同法轮,其馀三指微微弯曲,两手举在胸前。
(三)施无畏印:代表佛陀发大愿救济众生,令众生安乐,心无所畏。手势为右手半举,掌心向外,手指自然伸展。
(四)与愿印:表示佛的慈悲,满足众生祈求的愿望。姿势为手掌自然下垂,掌心向外。
(五)禅定印:佛陀藉由盘腿打坐,专注观照内心的起伏变化,而了解人生的真相。手势为双手掌心向上,相叠平放于腿上。
世界各国的佛像
佛像的发展,随著佛教的流布,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之下,因应著当时与地区文化的不同,由各地艺匠创造出各种庄严高雅、又富宁静之美的佛像。以下将以《世界佛教美术图典》精华版出版的内容,挑选出十一张图片代表世界各国佛像,呈现出佛像的多元化。
印度-佛坐像:佛像为螺形高髻,嘴唇较厚,宽肩厚胸,薄衣披身,是贵霜王朝秣菟罗造像的特徵。
印度-佛陀初转法轮像:佛陀身著不刻划衣纹的通肩式袈裟,表现肌肤的细腻,散发出庄严之美,是笈多王朝最著名的雕像。
尼泊尔佛立像:佛像头顶螺髮,薄衣贴体,身体呈三屈式,有印度笈多王朝秣菟罗的造像风格。
阿富汗双神变佛立像:所谓双神变,就是从佛陀的身上展现出水、出火的神通,以慑服外道,如图中佛陀的肩上迸出火焰。
斯里兰卡奥卡那大佛:佛像螺髮上有火焰纹,袈裟衣纹以等间密集的方式展现,是该国造像的特色。
缅甸目支邻陀龙王护佛:佛像短颈、无螺髮及平肉髻 ,是该国蒲甘晚期造像的特微。
泰国阿恰那佛:佛像肉髻上饰有火焰饰物,脸呈椭圆形,弓眉,与鼻准两侧相连,是泰国造像的特徵。
印尼佛坐像:佛像短颈、无螺髮及平肉髻 ,是该国蒲甘晚期造像的特微。
中国 云岗20窟 释迦牟尼佛坐像:佛像面庞方圆,顶作高肉髻,长眉高鼻,内著僧祇支,偏袒右肩,身躯雄伟,具印度犍陀罗造像的风格。
日本释迦如来坐像:佛像面容、身材拉长且扁平,衣褶繁複,採左右对称,深受中国北魏造像风格的影响。
韩国 石窟庵释迦如来坐像:佛身硕圆,顶有螺髮肉髻,偏袒右肩,嘴角微抿,静谧安详,呈现中国盛唐的造像风格。
世间诸佛
佛是有无数个的,因为大乘佛教中的佛名就多到数不清,有一句比喻叫做“数如恒河沙”,也就是说犹如恒河里沙子的数量,单单一部《佛说佛名经》就几乎上万。但是就汉传佛教莱说,被认知最为广泛的有法身佛毗卢遮那佛,报身佛卢舍那佛,化身佛释迦牟尼佛。还有药师佛、阿弥陀佛,弥勒佛等。另一说法是八十八佛,分别是53位娑婆世界的过去佛,35位现在十方世界中佛。
如来佛
如来佛,是佛的一种称号,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。如来佛有三身,分别是:毗卢遮那佛、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。法身佛:毗卢遮那佛(即大日如来),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,佛以法为身,故称法身,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。报身佛:卢舍那佛,义曰:光明遍照,又作“净满”。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。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。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,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。应身佛:释迦牟尼佛,是表示随缘教化,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,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。
阿弥陀佛
阿弥陀佛(梵语Amitābha),又名无量佛、无量光佛、无量寿佛等。大乘经载,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,建立西方净土,广渡无边众生,成就无量庄严功德,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。大乘佛经主要如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。大乘佛教流传之地,如中国、日本等大乘教区,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。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,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。
药师佛
药师佛,梵文 Bhaişajya guru vaidūrya prabhārāja,又作药师如来、药师琉璃光王如来、大医王佛、医王善逝、十二愿王。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。据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载,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。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,依次递补佛位,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。
分类别称
东方三圣
东方三圣也称药师三尊,是药师佛与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的合称, 主尊为药师如来,及左胁士日光菩萨与右胁士月光菩萨之。
西方三圣
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,中间是阿弥陀佛,右边观世音菩萨,左边为大势至菩萨组成。
华严三圣
华严三圣一般指释迦三尊,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,主尊为毗卢遮那佛,毗卢遮那佛最重要的助手文殊普贤菩萨为左右侍俸。
娑婆三圣
释迦牟尼佛、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常於此娑婆世界度化众生,与此土有情,具甚深因缘,故世称「娑婆三圣」。
三世佛
三世佛,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对象,俗称“三宝佛”。中间是裟婆世界的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, 左胁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,右胁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称横三世佛。有三种不同分类:
三身佛,即清净法身佛(毗卢遮那佛)、圆满报身佛(卢舍那佛)、千百亿化身佛或应身佛(释迦牟尼佛)。
纵三世佛,即过去燃灯佛、现在释迦牟尼佛、未来弥勒佛。
横三世佛,即西方阿弥陀佛、中央释迦牟尼佛、东方药师佛。或西方阿弥陀佛、中央毗卢遮那佛、东方阿閦佛。
本命佛
十二生肖本命佛是指每个生肖属性都有自己的本命佛,本命佛不同,所属含义不同。据印度佛教传承,每个人从先天一生下来就有位菩萨或佛在守护您,所生之日与有缘之佛结缘,被称为“本命佛”!
- 生肖为“鼠”的人本命佛是千手观音
- 生肖为“牛”和“虎”的人本命佛是虚空藏菩萨
- 生肖为“龙”和“蛇”的人本命佛是普贤菩萨
- 生肖为“兔”的人本命佛是文殊菩萨
- 生肖为“马”的人本命佛是大势至菩萨
- 生肖为“鸡”的人本命佛是不动尊菩萨
- 生肖为“羊”和“猴”的人本命佛是大日如来
- 生肖为“狗”和“猪”的人本命佛是阿弥陀佛